说起桥那事――记市人大代表沈丁权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说起桥那事――记市人大代表沈丁权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诏仁发布时间:2013-09-04阅读次数: 次

 

      四月里,阳光柔美,微微的春风拂过清澈的诏安东溪水面,为人们送来含氧量丰富的空气。横跨东溪两岸的新东西沈大桥,轻松地托起往来的人流和车流。而西侧的旧桥,却两头被水泥墙堵住,略微倾斜的桥身长上了不知名的杂草,静静地在那边回忆往事。
溪南边的老许,和其他城关人一样,披着霞光一如既往地到溪北边晨练。溪北是风景秀美、空气清新的农村,只是一桥之隔的却是喧嚣的县城,爱健康的人们自然而然地到溪南边来锻炼,东西沈大桥也为他们提供了十足的便利――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老许啊,锻炼好了要回去啦?”挑着满担蔬菜的小沈在桥上和老许打招呼。“是啊,小沈哪,这么早又要到县城卖菜,辛苦了!”老许应着,“新桥通了,这两年来,我们锻炼又方便了,你们到城关做生意也方便了,这还真得谢谢沈丁权代表那些人的呼吁,谢谢政府对群众呼声的重视。”
  老许口中的沈丁权,是漳州市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连续五届的诏安县人大代表,几十年的桥东镇西沈村党支部书记。他个头不高,和那里的农民在一起,没有人会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如果说有的话,就是他精气神十足,做事很执着,特别是为老百姓办事,总是要办到有效果。他认为当人大代表,就必须为群众好办事,想政府容易忽略的事,为党和政府分忧。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上,他总是深入选民之中,了解群众的困难和疾苦,认真分析情况,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么多年来,他提出了有关干部转变作风、加强检察院法律监督、对基层干部开展警示教育、惠农补贴一卡通、新农合报销、解决无户籍入户难题等等一系列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很多问题获得圆满解决。新的东西沈大桥建设也是其中的一项。
  东西沈有13000多人口,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蔬菜,是全县的蔬菜基地。原来,蔬菜一收成,村民就通过旧的东西沈桥运往县城,远的无非1.8公里,近的就是200米,城里人也通过桥到对岸锻炼身体,那桥就是县城与农村的交通要道。可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一次洪水,旧的东西沈桥成了危桥。当时,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对危桥进行封堵,并贴出危桥警示。桥两边的人和车只能绕行国道324线,来往都须横穿国道,不仅要多走三四公里的路,而且要重复横穿国道,很危险,重新修建东西沈桥成了群众普遍的热望。
  “那年的县人代会,我与其他一些代表联名提出尽快重修东西沈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建议。会后,政府有关部门很重视,启动了修桥论证工作。但是,由于县财政较困难和程序需要时间,修桥的实质工作一直未见启动。老百姓天天在等待修桥的事,我心里很急,担心群众为图方便,翻越堵住旧桥的土墙,抄近路往来而出现危险情况。”沈丁权代表回忆着告诉我们,“图方便、抄近道而发生的事故还是发生了。新的东西沈大桥动工建设前,一些群众不顾警示,继续使用危桥,酿成了死伤惨剧。”一次建议不成,他就继续提,年年的县人代会都提必须建桥的建议。后来,当了市代表,在市人代会上还是提出要尽快修建东西沈桥的建议,一次次呼声引起了市、县两级政府的重视。
  2009年,诏安县政府把修建东西沈桥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当年新的东西沈大桥破土动工了。市里也很重视,除了拨款外,还加强了催促督办工作。2010年,诏安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该桥的建设情况开展实地视察,要求有关部门按照施工设计,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应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建成,早日通行,方便群众。2011年上半年,投资近千万的新东西沈大桥终于落成通行。看到群众欢呼雀跃的样子,沈丁权常紧凑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再也不用为群众出行难绞尽脑汁了,旧桥彻底堵死了,再也不用担心群众在那里冒险了。
  新东西沈大桥通行近两年了,和我们说起桥那事,在桥上沐浴着和煦春风的沈丁权对此仍然感慨不已:“这是党和政府对民生工作重视的见证之一。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继续把‘连心桥’搭好、搭实,义不容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