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者甘之源――记东山县人大代表姚甘源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为善者甘之源――记东山县人大代表姚甘源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叶亦武发布时间:2013-04-15阅读次数: 次

 

      在东山,东亚水产有限公司可谓家喻户晓。“陵海东亚”品牌的创始人、该公司总经理姚甘源,深得党和人民的信赖,连续五届被推选为县人大代表。这位生性朴实、不好张扬的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凭着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勇于开拓的胆识,使其企业多年被漳州市人民政府、漳州市总工会、东山县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先进民营企业”、“先进职工之家”、“优秀非工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成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县“纳税大户”。
      不负重托 乐为群众鼓与呼
      作为一名非公企业的代表,姚甘源时刻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格言铭记在心。他在人大代表与企业家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除了当好总经理促使企业发展的信念之外,他时刻牢记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执着地挑起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这份担子,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他心里清楚,当选为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是为群众说话办事的“代言人”。他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积极献言建策,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是职责所在,他常对大家说:“我代表的不再是自己和企业,而是选区的人民。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人民的监督之下,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真实地反映民情民意,积极参政督政,认真履行职责,这就是代表肩负的重任。”
      姚甘源时刻以一个合格的人大代表的标准要求自己,按时参加每次人代会,从未请过假,当开会和工作发生冲突时,他总是选择前者,用他的话说,生意没了可以再争取,而会议错过了却无法弥补。闭会期间,姚甘源总是积极参加县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倾听群众的呼声。
      姚甘源知道,人大代表的每一次举手,每一次投票,每一次发言,每一次提案均关系到国计民生,人大代表谋求长远的战略思维对每一次决策至关重要。他感到搞好议案、建议责任重大,总有“下笔千钧重,句句系乾坤”的感觉。多年来,他先后围绕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和改革,加大打假力度、保护品牌产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学生素质培养等议题,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生活在群众之中,工作在第一线的姚甘源,深知代表的重要责任就是把基层的情况、群众的希望带到例会上,起到上下沟通、建言献策的作用。针对群众所反映的西埔到陈城公路日益老化,交通功能已经满足不了现状需要的情况,姚甘源利用空闲时间,在西埔、陈城进行调研,深感问题的严重。他再也坐不住了,心想,西(埔)至陈(城)公路是东山南部的主要交通干线,承担着该县岛内南部港口和农副产品的输运任务;而陈城镇又是东山县渔业生产和渔业养殖的一个重点镇,车流量比较大,对西陈公路的改扩建势在必行。于是,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前提下,他在2009年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西陈公路亟需改扩建》的建议。由于建议有理、有据、有措施,县人大常委会将此建议及时转给县政府有关部门办理落实。2012年7月1日,总投资8.4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东山谷文昌大道(原西陈公路)一期项目剪彩通车,该项目位于位于东山县西埔镇、陈城镇,路线全长22.87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40―60米,双向四车道,主车道宽度22米,主要承担县内澳角、宫前两大渔业生产区的运输任务和澳角国家一级渔港、宫前国家一级渔港的疏港任务。谷文昌大道的建设,有利提高区域内的综合运输能力,改善了投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同时极大方便群众安全出行。群众对此非常高兴,都说人大代表的建议真正是“锋芒利剑”,一戳就灵。当然,姚甘源看到公路现状的改变,内心也感到莫大的欣慰。
      陈城镇是个有3.5万人口的农业大镇,外来打工人口1.2万多人。由于该镇地处沿海突出部,三面环海,海水严重渗透村中井水,又咸又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成了当地群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一个重点问题,作为人大代表的姚甘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和作用,广泛联系群众,听取群众建议,把群众的意见呼声进行整理,形成《关于迅速解决实施陈城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议》,并在人代会上大声呼吁提出。姚甘源的呼声与建议随即引起东山县各级党政领导重视。2008年,陈城镇党委政府多方筹资1520万元,投入自来水工程建设,完成西埔至陈城宫前村全线长达17.2公里的主管道铺设、通水任务。汩汩清泉让3万多名群众饮上“放心水”,用上了自来水。此举不仅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确保身体健康,而且为该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连任五届县人大代表的姚甘源,时刻把建言献策作为己任,以对群众负责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人大代表的内涵。
      诚信开拓 潜心创业结硕果
      数字是一种符号,它是枯燥、呆板的化身,同时又具有嬗变的能力,透视它会演绎出一段段的传奇故事,折射出一道道靓丽的人生色彩。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姚甘源的东亚水产有限公司由原来的小作坊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出口总额2008年为1140万美元,2009年为4350万美元,2010年已达到1.1亿美元。2011年1.6亿美元, 2012年预计出口创汇2亿美元。“陵海东亚”品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产品”称号。企业在东山水产加工业界占有一席之地。这其中,不知凝聚着姚甘源多少的心血和汗水。
      在企业创建发展工程中,姚甘源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取得高效益,关键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一流的产品质量。他虚心向同行请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注重市场调查,广泛收集科技信息情报,以适应市场的千变万化,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质量上狠下功夫,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自觉地以生产出市场上一流的优质产品去开拓市场。同时,他在实践中深知,科技和人才是实现效益型企业的强有力助推器,也是企业财富涌流的源泉。为此,他注重职教,尤其重视职工的技术培训,并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给人才以最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企业各部门用人情况,经过公开招聘、精心挑选,目前,企业已拥有一批具有食品加工冷冻、机电、检验检疫、水产和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成为公司的一支技术骨干。2008年至今公司已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公司硬件、软件的建设,现有现代化食品加工标准厂房20000平方米,综合楼8000平方米,冷库贮藏量18000吨,备有平板速冻机、钢带速冻机、片冰机、金属探测仪、自动化漂洗机等40多台(套)的先进设备,拥有一条年生产量10000吨的自动化鱼糜生产线、两条年产量10000吨的鱼片加工生产线。
      设备的不断更新,使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壮大。“以质取胜,以诚招客”的经营之道为姚甘源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客户;生产的鱿鱼、带鱼、对虾、章鱼、鲳鱼、鲍鱼、蟹、鱼糜等鲜冻产品及系列寿司鱼片在市场上盛销不衰。
      如今的东亚企业已经是“鸟枪换大炮”,今非昔比了。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大连、青岛、上海、福州、厦门、广州、深圳等国内城市外,还出口台湾、韩国、日本、以色列、南非、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陵海东亚”产品也已经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企业相继获得获得了国际卫生认证,通过了“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出口卫生注册认证、“qs”认证。
      热心公益 情系桑梓传佳话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作为人大代表,姚甘源致富不忘社会。在他的心中想得最多的还是生他养他、帮助他事业发展壮大的这方水土和群众。这是他的人生境界与追求。他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效益来自于社会,应回报于社会”。“企业根植于社会,社会造就企业家。企业和企业家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唯有益于社会才能生存发展,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名人大代表。”多年来,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一次又一次的热情捐助,一次又一次的慷慨解囊,姚甘源的爱心在升华、在延伸――他先后出资建设村道路、排水沟、架设路灯、村民活动中心、乡村古迹等。2011年7月,姚甘源自己出资成立了“东之源助学基金会”。其尊师重教之举,传为佳话,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一份爱心。除此之外,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他挨家挨户为60岁以上的老人送月饼;九月九日重阳节,他向60岁的老人送慰问金。2012年,东山县慈善总会成立时,姚甘源立即献上一份爱心,捐款500万元,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兴事业、当代表、助贫困,都是为了群众的利益。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面对荣誉的不期而至,姚甘源感受到不仅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一种责任。他以大海般宽广的胸怀潜心创业,以对群众的一片赤诚无私奉献,一步一个脚印地默默书写着平凡而绚丽的人生。



网站地图